張勇在互聯網大會上明確了阿里巴巴會始終扎根實體經濟
時間:
2023-02-14
編輯:系統管理員
來源:阿里鐵軍
瀏覽:3270次
2022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11月9日開幕,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代表中國互聯網企業在全體會議上發表演講。張勇表示:“阿里巴巴會始終扎根實體經濟。”
“扎根實體經濟”,這是張勇對阿里業務的新定調,也是他對公司云計算戰略的再確認。他在演講中給出了“大流通——大物流——大計算”的分析框架,對外界理解阿里這家公司、洞察中國數字經濟的未來走向很有幫助。
阿里云早期的客戶主要集中在數據密集型的互聯網行業,但出乎很多人的固有認識,本財年一季度的阿里財報顯示,阿里云的400多萬客戶中,90%是中小企業,非互聯網行業客戶收入占比已經達到53%,這說明傳統產業正在更廣泛、更深入地使用算力,阿里“扎根實體經濟”的戰略判斷與大計算的時代趨勢是一致的。
在上周的云棲大會上,阿里云總裁張建鋒透露:“傳統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節奏在加快,制造業的增長非常明顯,其中汽車行業漲得更為驚人,將近100%的增長。”汽車行業的云計算投入翻倍,與整個行業的智能網聯化趨勢是一致的,國家統計局發布的9月份消費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猛增93.9%。萬物智聯、全面云化,數實融合正在經歷從消費邁向生產、從大企業到中小微企業、從數字化轉型到天生數字化的躍遷,這是云計算的確定性機會。
最近兩年,中國互聯網行業陷入低谷和迷茫,直觀表現為企業市值、估值大幅回落,與美國對標企業拉開了差距。理性地看,這種市值、估值的巨大落差不可能長期存在。可以算筆大賬:中國GDP約為美國的3/4,中國數字經濟規模約為美國的2/5,而中國制造業增加值是美國的將近2倍,約占全球的2/7。我國獨一無二的制造業體量疊加相對不高的數字化整體水平,對應巨大的企業數字化市場空間。
目前全球最大的云計算公司是亞馬遜,阿里常被拿來跟亞馬遜作對比,兩家公司都一手電商、一手云計算,業務結構頗為相似。在亞馬遜的市值中,云計算貢獻了六成,相比之下,阿里云目前對阿里的收入貢獻度還差得比較遠。云計算屬于投入大、投資周期長的業務,阿里云剛剛邁過“投資-回報”拐點,連續7個季度實現盈利。基于可觀的規模優勢和技術優勢,如果能抓住中國數實融合大趨勢帶來的長期機遇,阿里云的持續增長空間巨大。
張勇說:“我們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這種信心源于阿里自身發展目標和國家長期發展目標的高度契合,源于全社會對用數字技術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高度共識。”
?
文章來源:阿里鐵軍